阳都老幺 发表于 2020-12-21 17:01

蒙阴坦埠梓水河边的古绣楼

这个季节一直在蒙山沂水间行走,爱那种御风而行的自由快感,也爱那种摆脱都市喧嚣和藩篱的简单快乐。初冬,钻进了蒙阴的大山套里,沿一条山间小河而行,小河名叫梓水河,源自野店镇,又名野店河,河水清浅,白色的沙滩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远山如黛,如墨笔渲染的松柏点缀在山巅、崖畔,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牵引着一个个散漫的小村庄,在一程程的山路上铺展开来。朋友说,在梓水河边有一个古老的绣楼遗址。绣楼,应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字眼。那些关于才子佳人的香艳故事,《逼婚记》里唐知县搜过的绣楼,成就了一段美满婚姻,《王老虎抢亲》里男扮女装的江南才子周文宾,被王老虎抢来,也是在绣楼里,周文宾与王秀英相互倾慕,也算是佳偶天成!梓水河边的古绣楼遗址,在坦埠镇北约十二华里的下东门村一带。远远望去,在一片庄稼地里,有一棵高大的树木,挺立在蓝天白云下面,这是棵酸枣树。酸枣树在印象中是低矮的小灌木棵棵子,能长的如此高大,真的颠覆了我的认识。更惊奇的是这棵酸枣树,竟然长在废弃的古绣楼遗址上!这个被岁月湮没的绣楼,只剩下一处残旧破败、饱经沧桑的地基遗址。绣楼的基座略等于现在的,农村的三间土屋的规格,窗户上面全部垮塌,三间屋的中间偏西就矗立着骄傲的酸枣树,一看介绍,这棵酸枣树还是蒙阴县有名的古树。绣楼在正屋门口前,遗留下十三级台阶,台阶全部由青石条铺成,台阶高度与现在的台阶差不多高,宽约五尺,台阶表面已被磨得光滑如鉴,是经历了多少人,多少年代的踩踏才形成的如此模样。农村房屋从地基到窗台的这段墙,一般叫“五行石”,“五行石”共一米左右高,绣楼遗址一周圈,包括窗台上面的三层全部保留了下来,墙壁全部由条石垒成,条石外侧是用錾头打磨出的顺錾石。东西两间的窗户完好保留着,每个窗户都由整块的石板,镂空而成的窗棂,尽管已被岁月的风雨侵蚀得斑斑驳驳,还是能看得出精致的工艺。遥想当年,不知何人的手艺,装饰了绣楼的美丽,绣楼又装饰了多少年轻女子的美丽,透过窗棂,穿透岁月的尘埃,让人感慨万千。台阶西侧的窗户下面。立着一块标识牌,可惜版面是由写真板做成的,字迹全部掉了色,上前仔细辨认,介绍绣楼的内容全文如下:“古绣楼遗址,据记载,古绣楼遗址是明朝嘉靖年间陈太守所建,在清朝时期卖与宋姓县令,绣楼建设做工讲究,是不可多得的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结晶,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绣楼所在之地,听村民讲,此地原来是个大庄园,一拉溜沿河建了十几里,庄园的大门就有好几个,东边的有上东门、下东门,这两处现在都成了人口较多的大村庄。绣楼最初的建造者是明嘉靖年间的陈姓官员,其信息流传下来的很少,至清朝,当地有宋姓官员,在山西做过知县,所得银两铸成银碌碡,用马车托运回来,由此发家,开始建造庄园,陈姓人家将绣楼转卖与宋家。传说宋家在庄园内埋藏了八大缸金银,留后人,时过境迁,年代久远,后人忘记了确切的地点,在庄园内各处寻挖未果,八大缸的金银财宝,成了一桩悬案,当地的人们谈起来依然津津乐道,深信不疑。后来村庄搬迁至东面的高岭上,此地渐渐荒废,开垦成地,田地里随处可见残砖断瓦,剩余绣楼遗址,在岁月里见证着人间的兴盛繁华,山河变迁,往事宛如烟云,世事沧海桑田。傍晚的梓水河边,烟霞弥漫开来,白鹭翩翩飞起,遥远的群山,一重又一重,没有边际,我们踏上了归程,带着对绣楼遗址的感慨,带着对人文自然的敬畏,沿着滨河小路向远方奔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蒙阴坦埠梓水河边的古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