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忘尘 发表于 2019-4-14 07:31

大鹏瞰海创作研讨会有感



大鹏瞰海创作研讨会有感
    三月的最后一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就是在这样美丽的时节,廊坊师范文学院迎来了各省市的诗人学者若干,作为于老师的诗友我也应邀而来。
       虽然同在一座城市,与大鹏瞰海老师从未没见过,只是在网络里有过一两次交集。对这次研讨会很是期待,心里想于老师长什么样子呢,那么多参会人员哪位是他呢。我心里很忐忑,其他外地诗人当地诗人我也一个都不认识,一会见了我该说些什么。操着不同口音的与会成员陆续在迎宾簿上签到入场,我不知所措地在走廊里站着。忙碌的学生在引导,在端茶倒水。见大家都去领于老师创作研讨会文集,我也走过去取了一本,然后对号入座自己的位置。
       会议准时开始,列席本次会议的有苗雨时、于金鹏、陈玉红、张无为、李仪、王克金、吕游,田园、冯志忠、宋汉卿、许振东等等外地诗人以及当地诗人。苗雨时代表主办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雨时诗歌工作室致大会开幕词,希望大家就大鹏瞰海老师的作品给予剖析指正;会议在融洽的氛围中有序推进。
       张无为老师第一个开始研讨讲话,他提到诗歌体系的演变发展,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诗歌的载体,传统诗观与积极浪漫的西方抒情模式的不同。于老师的诗歌隶属另类抒情,掌控诗歌的实效性,纪实性抒情的主流方向,审美超越。张老师侃侃而谈,吐字清晰,他的发言迎来大家热烈的掌声。苗老也与大家一同交流起来,老人家精神矍铄,语言幽默,给人的感觉亲切随和。他说:诗歌初为政治服务,宏观与微观上受时代局限,具有现代性与人民的政权论,个人主义并存的文学特征。四十年代诗歌现代文学与人民文学为主导,如郭小川,贺敬之的作品,北岛的朦胧诗,个人的人文主义情怀百花齐放,人类生存的灵魂高度在上升。
       会议有序进行,苗雨时老先生邀请天津诗人李仪为大会发言。李仪老师乡音浓浓,听来一点也不枯燥。他谈了一些对诗歌发展的看法以及观点,同时列举于金鹏老师的诗歌展开评论。他提到:诗歌这种文体是心灵冲动的产物,小诗的语言初始,诗性的表达叙事,利用诗的形式。诗性的营造与其他文体有相区别的特性。诗作用于语言的结果,突破逻辑思维,常规思维创造出新境界,瞬间的感受,切合诗的本质。同时就于老师的诗歌谈了他的感受;触动灵魂,抵达内心,自然抒情。文字讲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抽象与具体并列相互渗透。定位在哪个层面,诗言志,诗言情,言情来自诗人对大千世界的感触,言志源于社会上的共鸣。忧患悲悯的情怀,悲喜交加的情感,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呈现。李仪老师认为为人要坦荡,为人要纠结,语言是诗歌的根本,对语言尊重,诗才能撞击人的心灵。他的话掷地有声,言之凿凿。
      李仪老师发言完毕,会场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接下来是冯志忠老师讲话。他的发言很简短,他认为诗人的心是柔软的,如同沙粒孕育蚌中形成珍珠,要经历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再继续是来自山西的作家田园发言。田老师很谦逊,她说她是田园里的一粒尘埃,低过花香。于老师的那首《废河》,关注底层人民的命运,用短诗留给我们思考,有厚度有深度。在诗歌泛滥的时代,具有前瞻性,宏观精短,楔入读者心。田老师发言完毕,苗老微笑着总结到,网络时代,艺术民主。没有高低之分,尘埃与大鹏同等,赢得大家的认同与赞许。
      接下来是宋汉卿老师发言,他说他作为一个门外汉,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下诗歌。中国诗歌的基石是言志言情,艺术表现方式是直接抒情,铺排等等,息息相关的诗经发展,汉赋是文学的必然。当今诗坛乱像普遍存在,思想大开放大动荡,艺术表现方式上存在很多歧义。多重意向叠加,情感融合到位的艺术效果,情愫的暗流涌动,追求含蓄委婉自然的文风。于金鹏在不断尝试,意向创作,创新中突出传统与现代意识完美结合。宋老师也提到,好的诗人应该是个哲学家,在有限的文字中展现无限的世界。苗老承接这种思想说到:诗歌与哲学是最*高层面的相同。《易经·系辞》有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新诗是借来的,语言的程序性,表征下的精神隐藏。
       会议氛围融洽,大家畅所欲言,接下来沧州诗人吕游简单谈一些自己的见解:诗由心,讲究诗度,遵依诗的本源。支撑诗歌创作的力量并非是随波逐流。再往后是河北省的诗人王迪,霸州的张书杰,廊坊的许振东,陈玉红,王颖等等重量级人物讲话,因为有大鹏研讨会文集在手,与他们的发言基本一致,我就没再做笔录。最后于金鹏老师致词答谢所有来宾,会议开的特别成功,一直进行到十二点半左右。然后大家合影留念,这是一场美好的聚会,在这玉兰花开的美丽春天,沐浴在金鹏老师的诗情诗性里,传承美好展望未来。
       会后与大家一同去蓝音国际酒店就餐,这一天过的非常充实,对于我这个初学诗歌的学生而言收获颇丰。我也祝福于老师禅意与现代意识结合的诗歌理念日臻完善,在诗歌的探索与实践上突破自我,宁静致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鹏瞰海创作研讨会有感